23种常用设计模式-迭代器(Iterator)模式

252次阅读
没有评论

共计 3326 个字符,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。

内容目录

迭代器模式

概述

 迭代器摸索(Iterator Pattern)是Java和.Net编程环境中非常常用的设计模式。这种模式用于顺序访问集合对象的元素,不需要知道集合对象的底层表示。

类型

 迭代器模式属于行为型模式。

介绍

  • 目的: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一个聚合对象中各个元素,而又无须暴露该对象的内部表示。
  • 主要解决:不同的方式来遍历整个整合对象。
  • 使用场景:访问一个聚合对象的内容而无须暴露它的内部结构;需要为聚合对象提供多种遍历方式;为遍历不同的聚合结构提供统一的接口。
  • 解决方案:把在元素之间游走的责任交给迭代器,而不是聚合对象。
  • 应用实例:Java中的Iterator类

示例代码

需求概述

 下面给出一个简单的代码示例,其功能是:将多本书(Book)放置在一个书架(BookShelf)上,并顺序输出书架上的每一本书的书名。

需求分析

 在上述需求中,书架是我们的迭代对象,也就是我们的聚合对象或整合对象;书是我们迭代对象中的元素,也就是聚合对象中的基本单元。在实现上述需求前,我们需要先设计统一接口,便于后续扩展与维护。

 对于聚合对象,它应该有Aggregate接口,它用于表示集合,对于每个集合,它应该返回迭代自己的迭代器,因此,我们就可以轻松得到Aggregate接口的类图:

23种常用设计模式-迭代器(Iterator)模式

 对于每一个迭代器,它也有一个接口,名为Iterator,它应该具有两个基本的方法:next()hasNext()

  • next(): 返回当前元素,并将迭代指针指向下一个元素;
  • hasNext(): 简单理解为判断能否调用next()方法

23种常用设计模式-迭代器(Iterator)模式

 后面在实现这一需求时,我们只需让迭代对象实现Aggregate接口,让迭代对象的某一个迭代器(迭代方式)实现Iterator接口即可。

UML类图

23种常用设计模式-迭代器(Iterator)模式

代码实现

 我们先把Aggregate和Iterator接口定义出来:

Aggregate接口

package iterator;

public interface Aggregate {
    // 返回一个迭代器(迭代方式)
    public abstract Iterator iterator();
}

Iterator接口

package iterator;

public interface Iterator {
    // 这个方法可以简单理解为:判断能否调用next方法
    public abstract boolean hasNext();
    // 返回当前元素,并让迭代指针指向下一个元素
    public abstract Object next();
}

 然后再把基本的类Book和BookShelf定义出来:

Book类

package iterator;

public class Book {
    // 书名
    private String name;
    // 带参构造
    public Book(String name){
        this.name = name;
    }
    // 获取书名
    public String getName(){
        return this.name;
    }
}

BookShelf类

package iterator;

public class BookShelf implements Aggregate{
    // 书架里存储多本书 因此这里用数组表示
    private Book[] books;
    // last表示存储书的数量
    private int last = 0;
    // 带参构造 创建书架时可以直接通过参数设置书架最多存储多少本书
    public BookShelf(int maxSize){
        books = new Book[maxSize];
    }
    // 根据索引获取书
    public Book getBookAt(int index){
        return books[index];
    }
    // 添加书
    public void appendBook(Book book){
        books[last] = book;
        last++;
    }
    // 获取书架上书的数量
    public int getLength(){
        return last;
    }

    // 实现iterator方法,用于返回一种迭代器(迭代方式),这里返回一个名为BookShelfIterator的迭代器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Iterator iterator() {
        return new BookShelfIterator(this);
    }
}

 最后再定义一个用于处理BookShelf的迭代器BookShelfIterator,该类需要实现Iterator接口:

package iterator;

public class BookShelfIterator implements Iterator{
    private BookShelf bookShelf;
    private int index;

    public BookShelfIterator(BookShelf bookShelf){
        this.bookShelf = bookShelf;
        index = 0;
    }

    // 判断当前索引是否小于书架上书的数量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boolean hasNext() {
        return index < this.bookShelf.getLength();
    }

    // 返回当前书 并将指针指向下一个位置
    @Override
    public Object next() {
        Book book = this.bookShelf.getBookAt(index);
        index ++;
        return book;
    }
}

 如此一来,我们就实现了针对BookShelf的迭代模式,我们可以执行一个简单的单元测试:

package iterator;

import org.junit.Test;

public class IteratorTest {
    @Test
    public void IteratorTest(){
        // 创建一个可以存放10本书的书架
        BookShelf bookShelf = new BookShelf(10);
        // 往里面添加三本书
        bookShelf.appendBook(new Book("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"));
        bookShelf.appendBook(new Book("Journey Under the Midnight Sun"));
        bookShelf.appendBook(new Book("3 Body Problem"));
        // 依次遍历书架上放着的书
        for(Iterator it = bookShelf.iterator(); it.hasNext();){
            Book book = (Book)it.next();
    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book.getName());
        }
    }
}

思考

 我们为什么要考虑引入Iterator这种设计模式呢?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从BookShelf中获取Book数组然后直接用For循环进行遍历不就可以了嘛?为什么还要引入Iterator这个角色呢?

 这其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理由就是:引入Iterator后可以将遍历与实现分离开来。回顾上述的测试代码:

// 依次遍历书架上放着的书
for(Iterator it = bookShelf.iterator(); it.hasNext();){
    Book book = (Book)it.next();
    System.out.println(book.getName());
}

 上述代码的迭代循环并不依赖于BookShelf的实现,我们只需要保证BookShelf的iterator方法能够正确返回一个迭代器即可,因此不管BookShelf的底层集合是如何实现的,都不影响我们这段代码的执行。回到我们的BookShelf类,倘若我们不是用数组存储,而是用Vector存储甚至是其它更复杂的集合型的数据结构,在没有Iterator这个角色的情况下,我们可能还需要修改对应迭代部分的代码,这就会导致代码难以维护和复用。在引入Iterator后,我们在想要迭代BookShelf就会十分方便。

 设计模式的作用便在于此:帮助我们编写可复用的类,所谓的可复用,就是将类实现为一个组件,当一个组件发生改变时,与之相关联的组件无需进行修改或只需进行小部分代码的修改。

缺点

 由于迭代器模式将存储数据和遍历数据的职责进行了分离,因此增加一个新的聚合类就需要对应增加新的迭代器类,类的个数会成对增加,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。

正文完
 
PG Thinker
版权声明:本站原创文章,由 PG Thinker 2023-10-13发表,共计3326字。
转载说明:除特殊说明外本站文章皆由CC-4.0协议发布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评论(没有评论)
热评文章
Rust中所有权与借用规则概述

Rust中所有权与借用规则概述

在GC与手动管理内存之间,Rust选择了第三种:所有权机制...